客家人的饮食习俗

客家人的饮食习俗


来源:中国民俗文化网   文章作者:佚名

炸酥,称“响皮扣肉”,然后切成长方块盛于碗内,上铺梅菜(或咸菜干)再放进锅内,用文火蒸烂,食味鲜美。
    肉圆是用鲜肉剁成肉泥,加入薯粉、胡椒等佐料,挤成丸子,用猪肉上汤慢火煮熟,嫩滑、爽脆。
    炒鸡酒又叫姜酒鸡,是产妇月内必食的营养补品,产妇从分娩后的第一餐开始,至满月的三十天内,必须以姜酒鸡作为主食。炒鸡酒用雄(阉)鸡炒姜,配以糯米黄酒共煮,营养丰富,有去风、活血之功效。初生子必以姜酒送外家,飨同宗,名曰“送姜酒”。问怀孕之信息,俗称“姜酒香否”?陈白沙老先生有诗句云:“隔舍风吹姜酒香”,即指此俗。炒鸡酒的用料要求严格、制作方法简易,对产妇的功效非同一般。
   用料 三斤以上的大阉鸡一只(产后第一天须用大雄鸡)、老姜三斤、老红??一两、花生油4两、炙熟的糯米酒三斤,红糖1斤,精盐少许。
   制法 1.将鸡宰净、斩块备用。2.将老姜捣成碎粒,在炒锅中炒至焦黄,然后加少许花生油将姜粒炸香,盛起备用。
3.将鸡块在油锅中炒干炸赤,拌入姜粒、红曲、糯米酒、红米糖和适量的盐及清水,煮沸后盛入砂煲,用文火炖至烂熟,即可食用。
   按此方法制作的姜酒鸡,味辛甜而醇香,有开胃生津、祛寒湿、通经络、和五脏、活血去瘀、滋阴益肾之功效。故客家妇女经产后进补,多体魄壮实。
   蘸仔鸭,是夏季美食。当5至7月,仔鸭(嫩鸭)上市时,将鸭宰杀,去内脏,洗净,烫熟,用新鲜猪油抹一遍,切成长方小块,然后蘸以姜油、金不换或蒜仁醋,风味独特。
    板食。板食因时令不同而在变化。如:一年四季皆有的常见板食老鼠板、板皮等;过年时,家家户户制作甜板、煎板;春秋两季稻谷收成季节常见用新米制成的味酵板(猪油板);夏天特有的仙人板。
   “仙人板”虽被称为“板”,实属凉粉凝胶一类的食品。是用盛产于粤东山区的一种“仙人草”熬制而成。由于只需用少量的“仙人草”就可以做出比“仙人草”重量多十几倍的板来,有如仙术般的神奇,因此,人们便将用这种“仙草”制成的食品称作“仙人板”,制成的“仙人板”呈黑色凝胶状,食用时可盛于碗中,用小刀搞碎,配以蜂蜜(或白糖)和香露,甘、香、韧、滑而又带有“仙人草”特有的香味。既能解饥渴,又有清热驱暑、助消化、降血脂、治糖尿病等多种功效。
  “清明板”属药板一类,是客家地区具有特色的岁时节日食品之一。据当地民谚说:“清明时节,百草好做药”,每逢清明节前夕,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,用来制作清明板。常用的草药有艾草、麻叶、鸡矢藤、清明菜(白头翁)、莘菜、枸杞叶等。将需用草药洗净、去梗、煮熟,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(加适量大米)中,用碓皿舂成饭团,添进红糖搓匀,制成块蒸熟即成。清明板因所用药料不同而各具风味,食而不腻,兼有药用。可作点心,也可馈赠亲友,尤为儿童喜爱的节日食品。
    此外,各地还有特色的品种,如蕉岭的锅督板、黄板,大埔的笋板、忆子板等。
    揭西擂茶 揭西县客家人聚居的河婆等地,喜欢饮用擂茶。凡家里来了客人,主妇必定擂一钵茶给他喝,或配以爆米花给他吃;凡邻居、朋友、亲房的姑娘出嫁之前,接受了一包喜糖之后,必定要擂一钵香擂茶请姑娘喝,以示祝贺;凡家里人病愈也要煮“擂茶”,请来那些曾经关心其健康,对其有帮助的邻居、朋友共同品赏,以作酬谢,并图个吉利。
    正月十五无霄节,家家户户都煮“十五样菜擂茶”。这种菜茶,青年妇女、小姑娘最有兴趣,她们早早就到菜园里去采来十五样青菜,其中必定要有葱(据说吃了日后会“聪明”)、蒜(据说吃了会“计算

|<< << < 1 2 3 4 > >> >>|


·上一篇文章:客家人的民间禁忌
·下一篇文章:花都古村落媲美周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