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鲁特爆炸中文化遗产需急救 教科文组织发起行动

贝鲁特爆炸中文化遗产需急救 教科文组织发起行动


来源: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  文章作者:佚名

  贝鲁特美国大学考古博物馆的一个倒塌的玻璃橱窗。

  贝鲁特文化机构的恢复不仅取决于国际专业知识和原材料,还取决于财政支持。Urtizverea说,包括总部位于日内瓦的Aliph基金会(冲突地区遗产保护国际联盟)和阿姆斯特丹的Prince Claus基金在内的赠款机构都正在努力确定当地透明而可靠的操作者,以建立一个筹款平台。

  “我们是文化遗产的救护车,目的是帮助那些可能被忽视的机构,如重要的私人收藏和艺术家居住中心等。”Prince Claus基金的负责人说。目前他们正在帮助当地的一个图像基金会,保护它们的摄影作品在受损的存储区里免受贝鲁特的酸雨影响。

  哈基米安曾在黎巴嫩内战后参与贝鲁特国家博物馆的重建工作。她说,重建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“文化界正在联合起来……尽我们最大的努力。”

  (本文综合编译自The Art Newspaper )

  延伸阅读:

  黎巴嫩贝鲁特博物馆

  一座博物馆在战争时期有何作为?

  文/Kirxie 吴中博物馆

  2020是多灾多难、历经坎坷的一年,而前不久发生在黎巴嫩首都的爆炸事件,似乎更为这一年增添了一抹灰暗。这场爆炸不仅触动了各国人民的神经,也让人们再度将目光投向黎巴嫩——在当代的广泛印象中,这个中东国家一直同动荡和战乱联系在一起。

  自1975年那场长达15年的内战以来,黎巴嫩就一直饱受内忧外患之苦,频繁爆发的小规模党派冲突和游行示威,与邻国以色列、叙利亚的紧张局势,无一不为这个国家打上命运多舛的忧愁烙印。

  黎巴嫩大爆炸之后,© AP Photo / Hassan Ammar

  然而,在连绵的硝烟和战火之外,黎巴嫩还有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另一面。它西临地中海,山麓狭长,平原广阔,气候温和宜人,且拥有中东地区罕见的丰沛降水。优越的地理条件吸引人类前来定居,腓尼基人缔造的灿烂商业文明自三千年前便已在此成长。

  由于黎巴嫩位于亚非欧交通要冲,且拥有得天独厚的航运条件,数千年来相继受到埃及、亚述、巴比伦、波斯、罗马等政权统治,在7至16世纪初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,在1517年则被奥斯曼帝国占领,一战后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,直到1943年的11月22日,才终于宣告独立,成立黎巴嫩共和国。

  曲折漫长的历史,一方面使黎巴嫩的人口、民族和宗教构成具有相当的复杂性,另一方面,则让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拥有独树一帜的多姿魅力,成为在世界上都令人啧啧称奇的文明奇观。首都贝鲁特是黎巴嫩最大的海港,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5世纪,名列世界最古老的城市前列。贝鲁特消费水平位居中东前列,不仅是黎巴嫩的政治、经济中心,更曾作为阿拉伯世界和西方世界的港口枢纽,以“中东小巴黎”的美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,呈现着十足的地中海魅力。

  贝鲁特城市景观,revivme.com

  一面是复杂环境带来的纷扰,一面是文明交汇成就的城市风情,历史在黎巴嫩宛如一把双刃剑,对社会生活施加着双重影响。作为黎巴嫩国立博物馆的‘贝鲁特国家博物馆’,则有义务向公众呈现这一点。

  这座博物馆的历史,可追溯到1923年。当时的总理兼教育和美术部长贝查拉·埃尔·科里,牵头建立了“博物馆之友委员会”,呼吁公众筹款建立国家博物馆。在筹到足够款项后,博物馆于1930年,由建筑师安东尼·纳拉斯领衔,在临近贝鲁特竞技场的一块市政府捐赠的土地上开始建设,并在1937年完工。由于二战局势的影响,原定于1938年开馆的贝鲁特国家博物馆,于四年后的1942年,才正式开始对公众开放。 

  The National Museum, Beirut, Public Domain

  博物馆的开放,象征着黎巴嫩的文明尊严。藏品多为手工艺品,年份由史前时代横跨至奥斯曼帝国时期,均来自黎巴嫩的土地。依照年代顺序排列陈设的每一件展品,都在讲述着古老而深沉的岁月故事:史前部分陈列的典型,多数是矛头、燧石、钩子和陶器等生活用具,这些文物发掘于黎巴嫩山脉的山洞和岩穴中。整个黎巴嫩已对大约500个史前遗址进行了调查,贝鲁特本身也对大约50个遗址进行了调查。

  在策展人兼文物保管人米尔·马吕斯·切哈珀的领导下,藏品数目不断增长,关于黎巴嫩错综琐碎的民族记忆,逐渐复现在人们眼前——这个被常年征伐的小国所尝试寻觅的文明脉络,似乎已经呈现出了大致的模样。

|<< << < 1 2 3 4 5 > >> >>|


·上一篇文章:比利时布鲁塞尔“网红”博物馆重新开放
·下一篇文章:疫情之后,艺术疗愈成为国外博物馆的新方向